價格,
永遠都是消費者的痛點。
定價,
一直都是企業獲利的關鍵。
高價沒人買?
低價難賺錢?
那我該怎麼調整價錢?
要如何提高利潤?
怎麼運用「定價」來增加買氣?

首先,
我們來談談商品價格
商品價格,
是買賣雙方最關心的事情,
它對買賣雙方都有切身利益,
研究商品定價策略,
對經營市場、促進消費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分錢一分貨」
「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
這些是我們對商品的第一印象,
商品價格常常反映了商品價值,
消費者也容易把價格當作是衡量價值與品質的標準,
所以有些商品雖然價格昂貴,
但是熱銷又完售,
有些商品越是折扣特惠,
顧客的疑慮越隨之增加,
換而言之,
問題從來都不是高價或低價,
最重要就在於你的產品定位在哪裡。
接著,
我們就來談談高價與低價該如何運作。

高單價商品如何讓顧客買單?
要讓顧客花大錢買商品的最大誘因,
就是商品的稀有性,
要不是限量就是要特別,
這些特點都會促使顧客消費。
如果商品缺少稀有性,
那就要利用產品額外的「附加價值」來增加顧客的興趣。
所謂「附加價值」有哪些?
一、撰寫品牌故事
為你的品牌寫一個簡單卻動人的故事吧!
品牌故事是催化顧客消費的好幫手,
當顧客認同品牌的同時,
他會認為自己購買的不只是商品,
而是品牌的「情境」與「價值」。
二、放大商品特色
除了列出優點以外,
再加上實際的使用情境,
讓顧客可以馬上想像到使用的狀況,
把產品的優點展現的淋漓盡致。
三、提供顧客體驗
「親眼所見」與「實際操作」是最簡單卻最有用的宣傳方式,
親自參與又見證產品,
對商品產生的信任度可以大大加分。
四、加強客戶需求
人們經常有先入為主的「喜愛」,
因為「喜歡」而將「想要」變成「需要」。
五、說出貴的原因
高價本身與高品質是正相關的,
所以品質好的東西不會便宜到哪裡去,
基本上消費者也很清楚這一點,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誠實並清楚的展現商品品質,
因為品質好,
所以值得你用高價購買。
我們常常陷入東西太貴客人就會跑掉的迷思,
但其實大多數的人都願意掏錢出來買更貴的東西,
只要你的理由充足,
他們就會願意。

再來談談低單價商品如何提升利潤?
大多數顧客都願意在購買中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
經營者在定價方法上需要千方百計顯示自己「價格低廉」,
這個時候「薄利多銷」便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薄利」是營銷手段,
「多銷」才是營銷的目的。
「薄利多銷」的優勢在哪裡?
一、滲透市場
在商品進入市場的初期,
採取先以低價出售然後逐步滲透,
最後再把價格提到一定高度,
這種方法容易樹立商品的形象,
並且快速占領市場。
二、增加銷售量
刺激和鼓勵消費者大量購買、持續購買,
甚至在商品銷售淡季還能促進消費。
三、提高未來的購買機會
現代人習慣用網站比價,
選擇最便宜的網站下單,
面對這類「價格敏感型」的客人,
可能會順勢建立「這個通路很便宜」的印象,
提高未來的購買機會。
商品銷售多,
必然盈利多。
雖然單件利潤少,
但是透過多筆銷售,
終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而且還能加速商品資金的周轉。

顧客買東西又是怎麼看價錢的?
我們常說買東西看CP值,
那什麼叫做CP值高?
在購物時所謂的CP值,
指的就是評估商品效能與價錢之間的關係,
也就是說,
當商品高效能卻低價錢時,
會讓人覺得物超所值,
也就是所謂的高CP值。
5大定價祕訣
讓消費者大喊CP值超高
一、定錨訂價
先給消費者定一個高價,
隨即給出一個更低的價錢,
產生「很便宜」的心理作用。
二、犧牲打訂價
為了吸引買氣,
會把某些商品砍到幾乎沒有利潤,
甚至是虧本賣,
這都是為了讓消費者順手購入其他產品。
三、三欄式定價
先找出目標銷售的品項,
然後在兩邊放上類似的商品,
接著用定價來讓目標品項顯得便宜且划算,
通常也是位於中間價位的那件,
利用這個特性,
主力商品就會有較高的機會能賣出。
四、折扣大降價
利用紅色的減價標語,
吸引消費者注意力,
無論價格是否真正調降,
都能促進顧客買帳。
五、畸零定價法
將產品定價的尾數設定為「9」,
雖然實質上只差了一塊錢,
但都會產生一種更便宜的錯覺。